期貨投資的安全戰略
作者:陶衛華
期貨市場是「冒險家的樂園」,期貨投資可謂是「勇敢者的遊戲」。然而,經驗告訴我們:在投資中能夠有所成就的人不多,大約不到5%。那麼,是什麼阻擋了許多優秀的投資者踏入成功之門呢?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:未能將安全意識貫穿於投資過程的各個環節。 |
所謂的安全戰略,就是研究如何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。在安全問題上,我們不但需要在風險產生之時的一般意義的防守,更需要在風險尚未發生之時的積極主動性防範。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和具備對風險的預測和感知能力,以及最為重要的控制能力。
安全戰略的目的:為投資保駕護航,駛向正途、到達彼岸。
就期貨投資運作的整個過程而言,安全戰略所涉及的問題應涵蓋三方面內容:⑴交易之前---投資方案擬定時的安全防禦,⑵交易之中---投資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與防守,⑶退出交易---如何安全主動地離開市場。
就安全問題,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種思想:客觀市場是第一位的,主觀判斷是第二位的,評判決策與交易是否正確的標準是市場的現實表現;同時, 市場是完美的、客觀的,而人的認識卻是有限、片面和具有主觀性的。可見,客觀事實與主觀認知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,也就決定了投資者出錯的必然性和經常性。
因此,我們必須承認和正視以下事實的存在:
⑴市場存在我們所不知或是無法認知的事情;
⑵存在潛藏而未完全顯露的因素,或是突發性事件;
⑶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估計不足;
⑷對事物的理解和市場的反應做出了相反判斷;
⑸市場本身因過度扭曲所蘊藏著的反向動能;
⑹因人為操縱導致市場價格的異常表現。
一、交易之前
1、休息與等待
休息與等待是一種積極的防禦狀態。許多投資者並不瞭解其內在的意義:什麼也不做的防守成本是所有安全措施中最低的。我們之所以無所作為,是因為:⑴心身休整與交易總結,⑵市場沒有大行情、或無法判斷行情,⑶行情的演變已進入危險地帶,⑷戰略計劃實施前的時機等待。
資金權益的曲線與價格的波動圖形是相似的,資金階段性增長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件難事,而如何迴避權益的大幅回落卻不是易事。然而,只有迴 避資金的回撤,才能實現資本的增值,才能達到資本滾動的複利效果。「不為」也許是最好的方式,這是一種捨棄,是一種順服與尊重客觀市場的表現。可見,學會 休息與等待是決定投資能否取勝的重要一環。
我們需要明白:市場是行情變化中的主角,而投資者的表演不過是個不起眼的配角。應當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給市場,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;應當等待市場給出明確的方向,否則,忙碌的結局只能是虛空一場。
問題的關鍵是:為什麼人們總是忙碌?這是慾望驅使的結果。當人把眼睛盯在金錢而不是市場與自身時,總是會臆想行情的發生,並希望抓住而不願 喪失。我們認為:能夠挖掘有投資價值的行情固然很好,但是,能夠發覺市場沒有行情、或是承認看不懂行情,其意義更加重要。因為只有認識到這點,才會懂得休 息與等待的價值。
《孫子兵法》中有句話:「途有所不由,軍有所不擊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爭,君命有所不受」。之所以不作為,是為著安全起見,為著大的戰略計劃服務,而不是眼前的小利或是利誘下的盲動。
2、選擇市場
首先,我們需要對市場進行選擇,並加以限制。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市場都適合做投資。從安全的角度考慮,投資者應當遠離這樣的風險市場:⑴ 儘管行情巨大,但風險無法控制的市場;⑵人為操縱跡象明顯,導致分析困難的市場;⑶持倉小、成交清淡,短期內無法活躍的市場;⑷不受法律保護、制度規則不 健全,或是交易所誠信遭受質疑的市場。
風險的防範不僅僅在風險產生之時,更應該在尚未發生之時就將其杜絕。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增加額外的風險負擔,使投資者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價格波 動的本身而不是其它。有人會說:不管怎樣說,能掙到錢就好。但無數事實證明:不良的投資環境,終究結不出善果;正如氣候惡劣的環境,無論如何精於耕作都是 枉然。
盲目投資時常走向災難,限制行為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。在這裡,總結「選擇市場」的方針是:漲跌可分析性、風險可控性、交易可操作性,同時市場必須具備誠信、公正與規範。
3、戰略評估
正確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思想,正確的交易有賴於對市場正確的評判。顯然,投資的安全性與市場分析的正確與否有著必然的聯繫。分析正確率越 高,投資盈利的可能性越大;反之,損失將無法避免。在這裡,我們倡導樹立「要戰就一定要勝」的思想,即每戰必捷。正如毛澤東在軍事上主張「不打無把握之 仗」;又如《孫子兵法》通篇所透射出的「全勝思想」。
「全勝」的根基在於很好地把握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,而行情戰略性評估的核心任務正是如此。中國有句俗話:早知三日,富貴千年。可見, 作為投資者應當具備洞察力和預見性。當我們對將來的基本面擁有足夠的評判依據,那麼對市場未來時空的定位就有了宏觀的把握,也就成為「從未來走來的人」。 這樣,對於現今市場往後必要發生的事情有思想與行動的準備。
期貨市場的套利方式被大家認為是風險有限的投資模式,而對於單純性投機被當作是風險極大的投資行為。其實,單純性投機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也是 一種套利行為,這是一種現時與未來的套利。當我們「看到」市場的未來時,這種風險很大的投機方式就轉化為「套利」投資,現時與未來的巨大差價才是掙錢的源 泉所在。如此,全勝思想的實現將不是一句空話,當交易還沒有發生之前,投資者就懷有必勝的信念。
行情評估的任務有:
⑴市場未來演變的趨向和可能的目標時空;
⑵市場當前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應對措施;
⑶市場當前所處區域的高低和目前的趨勢;
⑷是否具備投資的價值,以及風險與收益的評估。
許多人有這樣的誤區,認為要想獲得多大收益就需要冒多大風險;但我們無法否認這樣的事實---存在風險度有限而獲利空間巨大的戰略機遇。這正是行情評估的主要任務,同時我們應當拋開那些風險與收益不相稱的任何所謂的機會。
評估不能替代決策,其分析結果能否轉化為操作方案,主要看我們對市場的把握程度與做事原則。在這裡,我們倡導只做容易做的行情,選些「加減乘除」的小學題目,而將「複雜的高等數學」留在市場。正如兵法所云:古之所謂善戰者,勝於易勝者也。
4、等候時機
經過總體評估,當選定某個品種作為戰略投資目標時,隨後等待時機成熟將是首要的任務。由於期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制度,這使得價格波動看起 來較之其他市場劇烈,因而時機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。時機的問題儘管是局部和戰術性的,但良好的介入區域是進行戰略防守和增強持倉信心的有力保障,也是整 個投資計劃有效實施的重要步驟。
時機的選擇應當從安全和易於防守的角度出發,否則投資的動機有意無意間陷入貪婪的境地。所謂易於防守,就是在大方向即便出現錯誤的前提下,而進場的頭寸也能在不虧或是小虧的狀態下退出市場。
良好的進場區域猶如軍事上的「根據地」,進可攻退可守。那麼,如何判定期貨交易中的「根據地」呢?這可通過兩方面來把握:⑴主要通過技術形 態等手段來判定;⑵對市場正反兩方面的基本信息加以綜合評估。由此,對市場表象特徵和矛盾對立雙方的評判,來尋求和等待行情時機的成熟,其目的就在於:等 候風險度有限而潛藏巨大收益的局面---這才是投資的真正內涵。
在紅軍時期毛澤東有句名言:「誘敵深入,集中優勢兵力,打殲滅戰」。對於「誘敵深入」,他是這樣解釋的:這是戰略防禦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 有效的軍事政策。這不是懼怕和逃避,而是一種主動性的防守策略。同樣,我們應當承認:任何投資者在市場面前都是弱小的,尤其是在期貨槓桿下。所以,時機的 把握最好是在行情的反彈和調整之時,並待其真實的趨勢顯露之初(順大勢的原則);而當行情出現爆發情形時則是加碼的好時機。在大方向確定的條件下,越是看 起來危險的地方越是安全,而看似安全的地方往往並非安全。
對於時機的把握,在軍事上有「敵疲我打」之說,以及「避其銳氣、擊其惰歸」。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---春秋戰國時齊魯兩國的長勺之戰。曹劌 對戰局的解釋是:「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」其中「三而竭」是戰機的關鍵點,轉化為期貨語言就是:原有趨勢完結後新生趨勢形成之 初,或是調整後重返原有趨向之時。如此,市場方向的確立使得順勢建立的頭寸更加安全和穩固---市場強大的推動力才是真正有力的護衛。
二、交易之中
1、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
期貨市場的雙向交易給投資者以極大的自由,因而有些人希望通過精確的分析來抓住正反兩方面的行情。然而,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情形是這樣的: 當他試圖拉直波動的曲線時,市場反將其資金「拉直」。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: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而市場是強大的、在某種意義上是無法測度的。行情分 析是決策與操作的基礎,但不是所有的、哪怕是正確的分析都能轉化為交易行為。為了迴避風險和災難,我們的操作一定要遵循某種安全原則,這就是:順勢而為。
順勢交易有其數學概率的支持。經過研究與實踐,我們的結論是:⑴波段式順勢操作的盈面大於75%;⑵以戰略投資的角度介入市場,其盈面可達 95%;⑶單從技術分析的角度,抓頂和底的概率小於1%。其實,大家可以看看國內證券市場的特有現象就會明白:上漲時大多數人都掙錢,而走熊時參與在其中 的人幾乎都在賠錢---這是與其交易規則中只許做多的限定有關。
在思想與行為上,戰略投資者一定表現為順應大的趨勢,而逆勢操作必定是短視與投機的體現。時間對於逆勢交易而言意味著消亡和毀滅;其小概率 本質決定著這種投資失敗的必然性,而不論個人的智慧高低。古人云:大勢所趨,非人力所能及也。由此,投資者一定要摒棄逆勢而動的任何想法與行為。又如孟子 曾說:「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」。我們應當明白自由只存在真理之中,就如魚不能離開水。限定行動的自由,才會有金錢的增長。成為天然贏家的必要條件是:做一 個順勢交易者,做一個戰略投資者!
綜合前文,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是:宏觀順勢、微觀逆勢。
2、期貨交易的生存法則
許多人憑著聰明才智來到期貨市場,但帶走的是失落與悔恨。促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?個人的小智慧。人的聰明在市場的面前顯得蒼白,我們當 擺正自己的位置:市場是第一位的,人的主觀評判是第二位的;決策和交易是否正確由市場來裁決。由此,認識到自己的有限與市場的博大,才能迴避一次次重大損 失。
生存法則是什麼?第一時間無條件止損,並要始終堅持而不心存僥倖。
保證金槓桿的效應使得價格波動被人為放大,並且合約到期的限制使得持倉不能一直保留。當持倉的方向與市場運動背道而馳時,時間的代價將變得 越來越昂貴;在交易不利的情況下,如果不及時採取正確的行動,那麼時常會面臨這樣的情景:⑴投入的保證金剛好被擊穿;⑵帳面盈利可能全部喪失;⑶因反趨勢 全部資本金面臨災難的結局。
由此可見,要想生存就必須學會止損。止損應在交易方案產生之時就當考慮和設置,在交易之中按某種方式全程跟蹤和推進。止損的寬窄與個人情況 有關,但主要是與市場正常波動的幅度相匹配,有時亦附加一定的時間條件。作為中長線交易者,止損的大小以能夠承受日常的價格波動為宜,避免頻繁地觸動止 損,從而保證在決策正確的前提下操作計劃能夠有效進行。
止損就意味著放棄。放棄的也許是機會,更有可能是災難。止損出局的好處有三方面:⑴進場時機不當。這在決定出場的當時並不能確認是否犯了方 向性錯誤,但我們必須選擇離場。一方面,迴避重大錯誤的可能;另一方面,為再次尋找更安全、更好的入場點提供機會。⑵方向性判斷錯誤。在反趨勢情況下,如 果沒能夠及時出場,那麼時間與槓桿將對交易構成致命的打擊!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及時止損。⑶走出困頓。如果連續三次被止損出局,那麼一定是在某些 方面出現問題。這時投資者就當拋開任何行情,強制休息一段時間,避免陷入死路與沼澤。遠離市場有助於理清思路、找出問題,否則,幸運將遠離而災禍卻接連不 斷。
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願下決心止損是許多人的通病;然而,投資者如果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念,那麼當前的困難將變得微不足道;因為時間會給成功的 投資者帶來財富。損失是暫時的、必須的,它是成功過程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。暫時地放棄金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,也是為了將來得到更多、更好的回報。可 見,止損是生存之道,是「飛行員的降落傘」,是市場第一性原則的體現。
3、資金管理策略
保證金的調節是期貨市場賦予投資者的自由。這種權限的自由選擇會帶來人性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暴露---人總是有用足保證金的強烈傾向。期貨並 非是普通的金融工具,其槓桿效用像似「核金融」。因此,高比例動用保證金會使得投資盈虧產生巨幅波動---既可能出現資金爆炸,亦存在迅速毀滅的可能。這 種非常態現象的產生是心魔驅使的結果,這不是投資的正道,其最終結局無一例外被市場所淘汰。有個類比可以說明:小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,如果120碼的速度 算是安全舒適的話,那麼每增加10碼,其事故出現的概率將會呈現指數上升;當速度達到220碼以上,不論駕駛技術如何,事故出現的可能性提升至百分之百。
由此來看,自由並非都是好事。就資金管理而言,自由與安全之間應當有其統計意義上的平衡點。實踐經驗表明:當資金的利用率達到30%時,對 於期貨交易而言是最恰當的。儘管投資者技術水平的高低可適度調節這一比例,但30%的利用率是資金管理的基準原則。在實際交易時,應當樹立「安全第一、盈 利第二」的思想,並做到:⑴總體交易持倉要適當,以心裡不擔憂為佳;⑵分批次動用資金,降低整體資本金的風險度;⑶如需加碼,必須堅持在首批頭寸已獲利的 前提下;⑷設定最大下單額度,杜絕超量的任何念頭,如能做10手單不妨下7手,別搞得好像與市場有仇似的;⑸在行情的爆發點位可適度放大單量,但前提是當 日收盤有利於持倉。
可以說,資金管理狀況是交易者內心世界的集中反映。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助於投資者與市場維繫和諧的關係,有助於交易者水平的充分發揮,有助於 交易質量而不是數量的提高。其實,所投入的資金就是一粒種子,並不需要多大的量,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---生根、發芽、開花和結出豐碩的果子。然 而,在實際操作中,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---總是試圖加大保證金量的投入,希望短時期取得優異的戰果。這種急於求戰求功的浮燥心態,導致危 險、恐懼與失敗的陰影從未離開其左右,直至被徹底打敗。其實,掙錢的奧秘在於時間與平和的心,在於投資者耐心等待與分享趨勢的伸展。空間的打開需要時間, 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。
4、期貨操作的行動策略
在宏觀順勢的方針下,我們的任務是將方案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。然而,計劃還不能等同於行動,從構想到行動之間有質的差別。儘管行動只有兩個 動作:進場與出場;但卻是反映了投資者全部的思想內涵。構想能否進入實施全看市場是否出現預期中的有利環境;而交易過程中的退卻則看是否出現不利的格局、 或不祥的徵兆。
先談進場方面,就像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,市場行情的實際走向並不總是與投資構想相符。當這種情況出現時,計劃將暫時擱置,或是被取消。 只有當市場趨向與當初設想的一致時,投資計劃才能啟動。也就是說:為著安全起見,在基本面分析與技術性表現達到統一的狀態下,投資交易方可進行。進場一般 遵循「遲到」的原則---想像在先、行動在其後,這是為了達到內外皆順勢的目的。這樣做的好處有:⑴如果設想沒有得到市場的驗證,市場仍處於不確定或反向 狀態,那麼構想還只能停留在觀察階段,這時就不能進場交易,否則過早地介入就難免要付出代價;⑵當市場開始顯露其真實的趨向時,如果與預想的戰略方向一 致,那麼,在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情況下,進場交易的勝算概率就大為提高。正如中國武術所講究的:先是心到、其後是眼到,最後才是手到。提早進場時常能夠取 得較好的價格,這對套期保值是好事,但對單純性投機而言不符合安全與順勢的原則,也違背了投資的目的---掙差價而不是價格。在這裡,我們應當樹立這樣的 觀念:趨勢(差價)是第一位的,價格反而是第二位的。
就退場方面,我們注意到這樣的事實:任何反轉都是由調整行情演化而開始的,任何深幅調整都會因槓桿效應使得巨大的浮動盈利化為烏有,甚至是 慘敗。很多人都遭遇過這樣的情形:正當我們的口袋裝滿銀兩時,正當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而市場表現又有所困惑時,儘管不利的基本面暫時沒有顯現,甚至表現優 秀;然而,危險就在這個時候悄悄降臨,夢想演變成殘酷的現實。所以,在不利的情況或不祥的預兆出現時,我們都當十分警醒,並考慮部分或是全部離場。問題是 怎樣預知不利的局面呢?這就需要對市場進行跟蹤評估,以確定當前的風險程度。
跟蹤評估的側重點有:⑴市場新出現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;⑵對市場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潛在因素;⑶主導市場趨向的主要矛盾是否有所改變,尤 其是質變;⑷市場外在的表現,以及技術指標等,是否預示著趨勢有中斷或反向的可能;⑸參考歷史行情與相關品種走勢,找出當前市場價格所處的區域。然後,我 們依據評估結果,做出是否繼續存留在市場的決定。
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換,市場行情的演變亦是如此。因此,當主導市場的矛盾其量變累計到一定程度,或出現了部分質變,那麼投資者 就當考慮退出市場了。出場一般遵循「早退」的原則---提早退出,優於被動性撤出。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,使得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,從而走向貪婪;我 們應當留有餘地,忽略邊際利潤趨低的後續行情,從而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